。今天,在烟台芝罘岛东口村,一年一度的祭海节如期来临,据了解,今天的祭海节是芝罘岛建村以来最大的一次,村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猪头、馒头、鲅鱼等祭品摆上祭桌,祈求来年出海平安、丰收。(烟台台 姜燕)“他们在拜海神娘娘,把东西撒进海里,海神娘娘就会给咱撒鱼。
“自芝罘岛建村以来,这里的村民每年正月十三就自发地组织祭海神活动,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但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组织祭祀活动还是建国以来头一回。东口村8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渔业捕捞和养殖业。对渔民来说,每年的祭海活动就像过春节一样重要,祈祷出海平安、丰收。
记者 闫丽君 通讯员 徐盛世 修莉 聂东磊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连理岛景区上演了2024年海阳祭海盛典。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登上连理岛,目睹了海阳祭海的盛况······现场:虔诚表达美好祈盼22日上午9时许,恢弘大气的连理岛爱神广场上彩旗猎猎、人头攒动。
烟台第33届渔灯节来啦!这个节日可不一般,它承载着烟台沿海渔民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充满了浓郁的渔家风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盛大的节日,探寻其中的奥秘!渔灯节的起源与历史 渔灯节是山东烟台沿海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3日,正月十三,烟台海阳虎头湾举办祭海祈福大典,渔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此,以传统的方式祈求平安,寄托今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活动现场,拜海龙王、扭秧歌等系列民俗活动,场面既庄重又壮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据了解,烟台海阳的“祭海”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烟台融媒2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道昌 摄影报道)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四,天刚刚放亮,牟平区的姜先生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祭海的东西,今天,是他祭海的日子,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刮风下雪,雷打不动。
9月1日,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海域伏季休渔期结束,安静了4个月的码头又重新热闹起来。上午11点左右,在烟台东口渔港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渔民们在渔船上忙着整理渔网渔具,渔船即将奔赴海洋,开启新一轮征程。渔船即将奔赴海洋,渔民满脸笑容。图集| 期待满载而归!
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9月1日12点,烟台正式开海。伴随着鞭炮声,在烟台市芝罘区东口渔港码头,数百艘渔船开足马力、破浪前行,驶向指定的海域捕捞作业。渔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出海捕捞金秋“第一网”,期待有一个好收成。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钟建军 吕奇)图集|烟台开海了!
中新网烟台2月4日电 (王娇妮 郭传义)4日一大早,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季家街道芦洋村的夏广义就忙活起来,将提前准备好的饽饽、猪头、鲅鱼、渔灯搬上车,准备前往码头祭海。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举办的“渔灯节”是渔民们独有的“春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