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宣布将在审核API中引入新的审核模型——omni-moderation-latest。新模型基于GPT-4o,支持文本和图片输入,较其以前的模型更准确,尤其是在非英语语言中。
人工智能巨头开始进一步考量如何保证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当地时间5月7日,OpenAI发布一款图像检测分类器,能够区分非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DALL-E 3生成的图像,能正确识别约98%的DALL-E 3生成图像。
来源:新华网5月15日,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开庭。此前,在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原告因其声音被AI技术模仿并商业化使用而获得胜诉;1月,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1月7日9时0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但与此同时,一些账号使用AI技术生成受灾群众被埋、房屋坍塌等照片,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在网络发布,造成公众误解。
韩国再现“N号房”丑闻,这次的关键词是“深度伪造犯罪”。所谓“深度伪造犯罪”,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逼真的虚假内容,该技术的泛滥使得此次韩国女性的受害者数量以及相关色情图片视频的传播力度较之过去更上了一个台阶,受害者不得不在包括中国微博在内的各国社交平台发声,呼吁更多人关注。
当地时间8月16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表示,GPT-4正在测试内容审核功能。OpenAI表示,他们开发了基于GPT-4进行内容审核的解决方案,可将GPT-4用于内容策略开发和内容审核决策,从而实现更一致的标记、更快的策略优化反馈循环,并减少人工审核人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