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汽机车司机中,司炉、副司机、司机三者中,人们都知道司炉是投炭烧火的,干得就是体力活。其实,副司机何尝不是如此,一趟车动辄烧掉十四五吨煤,仅靠司炉一个根本支持不下来。我跑车的咸铜线,司炉和副司机都是轮换着焚火的,焚火的区段相差无几。
睡意正酣,梦意正浓,一阵刺耳的叫班声,从安于宿舍房门上方的小喇叭传来,我和师傅们睡眼惺忪地起床穿衣,将手电、检车锤、换洗衣物等一一装进竹篮,到公寓值班处交完钥匙,来到公寓二十四小时开放的餐厅,叫醒同样在窗口里面打盹睡觉的厨师,要一个菜、一个杠子馍,毫无食欲和滋味地吃完,跟着师傅们走出公寓的大门。
蒸汽机车庞大的车身、巨大的车轮、一身的钢筋铁骨,加之跑起来腾云驾雾,确有给人一种撼山震岳的不凡气势。蒸汽机以及蒸汽机车的出现,开辟了世界工业革命的新时代,蒸汽火车一度是大地上奔跑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的交通工具。
蒸汽机车乘务员苦累脏,这是人们普遍的认识。也有人说火车没啥开的,就像行内人开玩笑时说的:“给机车汽门把上拴个锅盔,狗都会开火车。”的确,汽门把是司机用于操控列车动力的,向后拽增加动力,向前推减少动力,和汽车位于脚下的油门踏板的功能差不多。
七八十年代,铁路蒸汽机车实行的是包乘制,一台机车三个机班,每班一个司机、一个副司机、一个司炉,九人组成一个班组,司机长相当于班组长,既要操心本班的安全生产、机车质量,还要负责本车组的大事小情,确保人员心情舒畅。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30多年前我写的一篇反映一个先进机车组司机长事迹的报告文学,在这里分章予以推出。可以说他是广大蒸汽机车乘务员的代表,他们和无数默默无闻为中国铁路腾飞做出贡献的职工一样,都是中国铁路的脊梁。
火车司机的日子,就像铁道上奔腾不息的列车,不是在出乘中,就是在出乘的路上,既是在家休息,也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时时操心着跑车的交路变化,以防漏乘。这种流动而紧张的生活,使得他们经常远离家人,住在异地的铁路公寓。
在2014年6月的一个下午,由单位领导带领着我们步入了火车驾驶室 ,当走近机车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 ,一个车轮就将近一米左右,随后来到了驾驶室,当时自己的脑子就一片空白,不知道该看哪好,看着哪里都是新鲜劲儿,各种仪表 ,各种显示屏,还有一些当时自己也叫不上名字的东西 ,紧接着看到司机一顿操作后,来到了振奋人心的环节,要开动火车了,随着一声震耳的汽笛声,火车动了,那种感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的我目不暇接的看着司机的操作,看他到底是怎么将这个庞然大物给开动的,除了开之外司机还要手比眼看,以及呼唤,与车站调度之间的联控,俗称无线电,那时的我基本上没听懂他们在呼什么,嘴里振振有词的,唯一听懂的四个字就是“司机明白”。
【班组现场】原标题:火车司机的“人工闹钟”刘红灿 罗玉涛“202房间现在叫班,202房间现在叫班。”2月20日0时20分,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待班室,叫班员陈瑜进行当天的第一次叫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洛阳机务段,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工种——火车司机叫班员。
火车司机曹旗。红网时刻新闻1月30日讯(记者 肖帅 通讯员 邓述)1月29日正月初一,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曹旗,这位来自株洲机务段株洲运用车间的火车司机,像往常一样,在火车头中开启了一天的工作。这一天,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他37 岁的生日。
“来,快来,大家看看我徒弟写的书!”6月21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派班室里忽然热闹起来,39岁的内燃机车司机郑浩正在“炫耀”徒弟姚佳希。“出书是好事,而且是写我们火车司机的书,好样的!”火车司机们围成一团,翻看着一本名为《火车司机成长记》的画册。
【春运进行时】6时40分,天还未亮,在红果机务折返所,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机务段火车司机邓景盛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驾驶的是从贵州红果到云南昆明的7454次公益性“慢火车”,全程370多公里,全线停靠32个车站。8时35分,火车缓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