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知青王建全因招工要去体检,他喊上女知青杜玉娟:“姐,我都要走了,你陪我去呗?”其实她并不是一位新知青,因为自从1969年开始,她便在河北一处大队之中插队,经历了几年的劳动和学习,杜玉娟开始有些思念自己的家乡。
一晃就到了1977年春天,我在贵州的龚家湾大队插队落户已经八年了,当时我们知青点就剩下我和一名叫王志华的男知青了。因为我家庭成分不好,一直没能招工进城,也没有被推荐上大学的资格。王志华也是因为家庭问题,他也一直未能离开龚家湾。
“毛主席当年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吸引了一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8月12日至13日,清流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文史研究员深入龙津镇大路口村,嵩口镇沧龙村、范元村、围埔村,余朋乡蛟坑村,沙芜乡等地开展知青文化视察。
摘要: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
四十六年前的1976年7月5日上午,我们石家庄市二商局系统100多名子弟,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在省博物院集合,乘坐三十多辆大卡车,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平山县里庄公社,开始了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知青经历。
1977年应该是最后的一批知青上山下乡了,当年毛爷爷手一挥,广大知识青年要到农民中去,接受再教育。这一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虽然受了很多的苦,有不少败类,但大多数人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力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2017年7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老家的电话,那亲切的乡音告诉我,知青40年庆祝会,通知我参加;我特别的激动;因为我离开家乡来到南方。也快30年了。我惊奇是怎么找到我的呢?我们年轻的时候每个家里都没有电话?而我是最后一个通知到的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青年发起“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活动,走访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2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邀请老同志回忆初心故事,共同唱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