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一些人,一到冬季常常长冻疮、手脚冰凉又怕冷,却常常出现上火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痘痘、牙痛,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会好转,但还没好几天再次上火,反反复复,甚是困扰,有些人因为常吃清热的药,怕冷畏寒的症状更加明显,稍微吃一点寒凉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上有一味中药,叫做巴戟天。这是岭南的常用中药,是广东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因为外表弯弯曲曲,像鸡肠一样,加上能补肝肾、祛风湿,又被称为“鸡肠风”,广东的人很喜欢用它煲汤、泡酒。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有固藏作用,二是因为它能,温补肝肾,引火归元。
我们知道最难清的火就是虚火,因为实火就是多出来的火,主要表现就是小便黄,大便干结,口干咽干,还总是口渴,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那这种火上来的快,去的也快,一般是吃点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丸很快就能好,有的甚至吃几天清淡的饮食,自己就好了。
我经常看到有男性朋友说,过了35岁,就开始感觉力不从心了,补肾的药也没少吃,但就是怎么都支楞不起来。也经常看到有人咨询,说崔医生,补肾究竟应该补啊?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讲一个秘诀。补肾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火归元”。元,说的是哪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自从天气变暖以来,身边人里牙痛、口腔溃疡、唇炎等类似的口腔类疾病越来越多。但人体是一个融融贯通的整体,有升也得有降,如果我们的阳气生发过度,收敛不足,相火下降受阻,这样就会在人体上部产生火热之象。
动不动就爱上火的人注意了,你需要的可能不是清热,而是滋阴!大家好,我是贾医生。经常看到有粉丝留言问,为什么自己老是上火,动不动就长口腔溃疡,嗓子又干又疼,但是吃降火药也不太管用呢?其实这就可能是你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但是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实火和虚火,错误的判断只会导致症状越来越严重。虚火可不是阳气过盛导致的,而是体内的阴液不足了,这个时候阳就相对亢奋,出现嗓子干疼,口腔溃疡,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失眠盗汗等上火的一系列症状,而且还总是反反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