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近日商务部发布了一份通知中有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网友们从该文中发现有“鼓励”“存储”“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突发情况”等字眼,引发了网友无限想象空间,也正是由于网友的过分猜想,最终也就出现了全国各地疯狂储备物资的现象。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具体可以从生产、结构、库存等方面判断:一是生产连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陈晨从11日在京召开的2025年中储粮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中储粮集团高效落实储备增储任务,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实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工作安排,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
日前,《云南省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第十四届云南省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地方政府粮食储备分省、市、县三级,以省级储备为主,市、县级储备为辅,实行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一粒米,千滴汗。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要产得好,还要加工得好、储得好。近年来,我国各地各部门加力推广智慧化储粮收粮技术,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持续夯实国家粮食储备根基。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已然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战略。近期,一则震撼军事界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正悄然推进一项可以说是"世纪工程"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划。这一宏伟蓝图不仅彰显了我国的远见卓识,更是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性危机做好了充分准备。
近期,江苏省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火热推进。该项目是江苏省内目前单仓仓径最大、高度最高的筒仓。王 春摄(人民视觉)在12月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四川全省有8000多万人,是中国粮食产量和消费大省,粮食储存量巨大。面对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四川如何做到优粮优储、绿色储粮,不断提升粮食品质和粮食储备水平?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离不开科技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