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我国武汉发现了首起新冠病例,此后国内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了疑似病例。截至2022年4月,疫情仍在上海等多个地区发酵。面对疫情,我国一直坚持“动态清零”的策略,除了封控隔离、核酸检测之外,另一项更加常态化的筛查手段就是检测体温。
“我这体温怎么这么低,我是不是要凉了?”60岁的苏阿姨,天气转凉后,不小心受了风寒,因持续头晕、身体无力去到医院就诊,一量体温,38℃,医生对其进行了输液治疗。当天回到家后,苏阿姨的体温就降下来了。她也依照医生给的指示,定时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尽管在树立人体体温在37摄氏度附近后,一度成为了医学界的权威,可是它的漏洞还是暴露了出来,那就是没有对人体体温的变化机制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体体温在37摄氏度徘徊已经成为了过去,人体体温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波幅达到了0.5摄氏度,这在恒温动物中算是波幅较大的了。
前两年有一次咳嗽没吃药,后来凉了发烧,也就是37.5度,吃了药之后晚上测体温一直都是37度,然后去医院,医生给我开药,她说那个药是专门治新冠的,一百多一盒,效果很好,结果我药都吃完了,晚上测体温还是37度。
人类的标准体温是37℃,这是我们从初中课本上就学到的知识。然而,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体温很久都没有达到37℃了?经常是36℃~37℃的区间内,这正常吗?一、37℃的标准体温已经成为历史?人类正在“凉凉”人体的平均温度正在持续下降?
1851年,德国医生卡尔·温德利希对莱比锡市2.5万人的腋窝温度进行了测量,测量出来的体温数据在36.2~37.5℃不等。之后卡尔·温德利希医生就取了中间值,把人体标准温度确定为37℃,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相信测过体温的朋友都会发现,自己每次测出来的体温也才36.
说到人体体温是多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37摄氏度。37摄氏度准吗?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都会引起感染,导致发烧,这些病原体通过刺激白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敏,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调,引起发烧。
这个温度对健康非常重要,通过它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身体内部发生了哪些改变。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不管是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还是赤道附近的原始部落,他们的体温基本上保持在36.2摄氏度~37.3摄氏度之间。
从上个礼拜三开始去了医院一趟,回来就被传染上家里甲流,当天回来就感觉头有点疼,浑身没劲,到了晚上开始发烧38度多,一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就吃了,吃了点普通的感冒药,可是效果不大,到了第二天开始全身疼痛咳嗽,嗓子疼,高烧还在继续,去医院才发现医院里人满为患,跟挂的号还没排医生就下班了,听看病的人说这一波感冒很厉害,大部分都是甲流,这时才知道自己感染上了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