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二,GPU(图形处理器)厂商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将“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推向市场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随后多只量子计算股接连下跌。美股周二多只量子计算概念股股价下挫,微美全息跌34.07%,Quantum Computing跌43.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量子计算机处理特定数据能力与电子计算机相比,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与算盘相比本源量子把72比特的“本源悟空”上到云端向全世界开放,被120多个国家的用户访问1200万次,已经算了25万个任务,证明我们的量子计算机是可用的量子计算研究已经超越40多年前我们想象的那个理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新成果竞相涌现,量子计算引发高度关注。围绕相关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在实验上实现了单片集成128个全同量子光源的阵列芯片,这是目前有报道技术中能实现的最大规模的全同可扩展量子光源阵列,研究成果以「128 Identical Quantum Sources Integrated on a Single Silica Chip」为题,发表在美国物理学权威应用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并被遴选为「编辑推荐」。
杨林。资料图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上,图灵量子COO、北京公司总经理杨林以“光子芯片和量子计算驱动算力变革”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目前的算力主要是由电子芯片提供,电子芯片是基于电子器件的集成电路,通过电子器件内的电子流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日本经济新闻》1月3日刊登题为《量子计算机商用的时间将提前到2025年》的文章,作者是生川晓。内容编译如下:为早日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商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将与富士通公司合作,加速推进量子计算机与“富岳”超级计算机的协同运算。
2025年,量子科学迎来转折,开创科技新纪元科技前沿,量子突破,改变世界在全球科技领域,2025年被誉为“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标志着量子科技的突破迎来了历史性转折。这一年的到来,犹如一阵春风,唤起了世界各地对于量子科技的高度关注和激动期待。
连上网络,即可体验量子计算机的“超能力”。在“Quafu”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上,近600个量子比特在云端互联互通,将为世界提供更高水准的量子计算服务,加速量子计算应用落地。在4月25日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重大成果发布环节上,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被列为十大成果之一。
前段时间,谷歌宣布其实现量子霸权一事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量子计算的难度是很大的,很多科学家看了都表示头疼,对这一领域研发多年也未取得大的实质性突破,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但是谷歌却表示其200秒就能完成经典计算机1万年的任务量,着实让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