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萍)1月26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备受北京消费者喜爱的锦芳元宵、护国寺小吃元宵正式上市销售。结合往年情况,今年的元宵销售高峰将在元宵节前一周出现。锦芳小吃经理邱云贺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天正式售卖,销售量出现了小高峰,预计全天销售将在3000斤至5000斤。
2月22日,在位于蓝色港湾的2024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的展台前,锦芳小吃的师傅正在向人们介绍和展示制作元宵的食材、工具,大家见证了现摇元宵的过程:一颗颗精心调制的元宵馅,不停地在江米粉中翻滚,如滚雪球般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圆……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元宵节临近,正是锦芳元
元宵节将至,近两日不少老字号的元宵汤圆已经火热开卖,每年锦芳小吃门前都会排起长队,要摇40万斤元宵才能满足市场供应。北京青年报记者上午十点走访位于磁器口地铁站旁的锦芳小吃,年货大棚里传来喇叭“吆喝”的声音,现场共有四五十位顾客在排队等候。
京城老字号绽放新光彩元宵节来临,北京锦芳小吃的现摇元宵也在火热售卖,年货售卖大棚也都排起长龙。今年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锦芳磁器口店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早上不到7点就有市民早早前来排队,只为选购到那一份承载着浓浓年味的现摇元宵。
2月7日,随着元宵节临近,磁器口锦芳小吃店外的元宵售卖点前众多市民排队购买元宵。记者在店内看到,工作人员熟练地摇着元宵,一颗颗元宵在笸箩中翻滚,逐渐变得圆润饱满。锦芳元宵不仅承载着节日味道,更传承着老北京的文化记忆,成为市民舌尖上的“年味儿”。
非遗春节之后,北京市民最忙碌的事情莫过于备元宵,等待正月十五的到来。今天(2月9日),记者走访部分老字号门店发现,元宵柜台再现排队盛况。今年除了黑芝麻、山楂、五仁、什锦等传统馅料元宵热卖,多家老字号还推出各式新品。
正月十五,除了猜灯谜赏花灯,品尝舌尖上的美食——元宵,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节前记者前往老字号锦芳小吃发现,元宵柜台再现排队盛况。今年除了传统馅料,新推出的五彩元宵也十分畅销。市民排队选购元宵/记者拍摄锦芳店员:这是俩桂花,这里边是两个半斤黑芝麻,然后一个山楂一个五仁,齐了!
随着天气转凉,现摇元宵陆续上市了。记者11月29日走访多家老字号和小吃店,都看到了这款颇受市民喜爱的冬日美食的身影。除了黑芝麻、巧克力等传统口味,今年各店还准备了一些新口味,价格则和往年保持一致。11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东直门的北京稻香村第三店,新近上市的元宵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正月十五临近,元宵、汤圆等时令食品迎来热卖。记者今天(2月21日)走访部分北京老字号门店了解到,这两天排队买元宵的人数在逐日增加,位于磁器口的锦芳小吃店门前,购买元宵的队伍又成一景。今年店里增加人手,将排队买元宵的时间从往年的一个小时左右压缩到最慢40分钟。
锦芳小吃门店高峰期间每天现摇近8万斤元宵春节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正月十五的欢聚团圆还是让人有所期待,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市场探访中发现,不仅传统速冻品牌推出多款创新汤圆“卷”出天际,就连京城多家老字号也摩拳擦掌,特意研发新品口味满足消费者味蕾。
北京锦芳小吃店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元宵。本报记者 施 芳摄浙江云和县黄处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向孩子们展示非遗技艺。本报记者 窦 皓摄广东汕头市澄海区灯谜文化长廊内,一盏盏写有灯谜的花灯,等待游客观赏解谜。杜涵涵摄四川第三十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现场的“自贡戏装”灯组。
本报记者 施芳北京锦芳小吃店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元宵。记者 施芳摄临近元宵节,位于北京磁器口的锦芳小吃店年货售卖大棚前排起了长队。“黑芝麻、可可、山楂、五仁、桂花,一样来一份。”结完账,市民王大爷拎着元宵,喜滋滋地走出人群,“全家人都好这一口。
早安北京,关注您身边的点点滴滴。今天是2月10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十三。天气、交通......这份生活指南请您查收。详情请看↓↓↓今天白天晴,北转南风二级左右,最高气温4℃;夜间晴转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6℃。今日限行尾号2和7。天干物燥,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排队数量以“百桌”为单位,消费者在等位中迎来2025年……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和元旦,多家餐饮企业迎来新一年的“开门红”。1月2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多家知名餐企获悉,岁末年初,假日经济热度升温,在餐饮消费上直接体现为客流与销售额的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