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持续放开,生育话题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有“想生又不敢生”的矛盾心理。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
上海的2023年生育情况出了。相当直观,2023年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6。意思是上海市的妇女,平均整个育龄期间生了0.6个孩子,相当于约每两个妇女中,就有一个人选择不生育。数据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人口学的基础理论认为,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史诗般的人口大迁徙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和霸权更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黔川渝鄂,近年浙琼粤苏人口持续聚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求: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广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生育状况是决定人口更新能力与活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随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下降,直至90年代初下降到更替水平附近。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3,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1.5的警戒线,被认为有跌入低生育率风险的可能。相关监测亦显示,中国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呈现走低趋势。分析认为,生养教成本高是不想生育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