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大记者创办人胡舒立,是中国新闻界的重要人物。- 1953年出生于北京,曾到山西农村插队。- 《基金黑幕》报道: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在胡舒立主持下发表《基金黑幕》,矛头直指中国几乎所有基金管理公司,揭露诸多腐败现象,引发中国证券市场大地震,面对十家基金公司的严正声明等压力,胡舒立发表《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反驳。
是的,新闻是脚写出来的,闭门造“文”不是新闻;新闻是有讲究的,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存在争议,但新闻不是宣传,不能是宣传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胡舒立认为,媒体起码应有5个特质:第一个就是媒体服从公共利益,再一个媒体必须报道事实。第三个就是媒体作为信息流通的渠道,它要采纳一定的价值标准,这个
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胡舒立现场宣布“新知论坛”成立2015年11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财新传媒与移动新媒体平台“知识分子”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创办旨在汇聚科技界顶尖学者、传播前沿创新思想、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的“新知论坛”。
香港2023年6月12日 /美通社/ -- 6月9日,2023财新夏季峰会在中国香港召开。五百余名全球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齐聚香江,聚焦"营造开放新格局",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金融市场、科技创新、资产配置等话题。
最近,乌镇峰会很火,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那里召开,第一个论坛就是鹿鸣君最为关心的“新媒体 新生态”。 现在,鹿鸣君改走一次八卦路线,向朋友们推荐一组独家图片,主题是胡舒立。我们来看看:当一群总编辑坐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作者:彭梁洁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壹今年,张磊出版《价值》一书,高瓴风头无两。在冠以张磊的各种称谓中,“造雨人”是最值得玩味的一个。“造雨人”是西方舶来词,指可以在业内呼风唤雨的人,一句中国流行语可以解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世界经济艰缓复苏之际,本届峰会以“为了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北京和新加坡双会场,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领袖云端齐聚,就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与监管等全球性热点焦点问题,汇聚共识,共谋发展。
美丽的瑞士首都伯尔尼,由于没有大型国际机场,到这里通常要坐火车。这是传为美谈的火车上的茶叙:当地时间1月14日下午,李强总理与阿姆赫德主席共同乘专列自苏黎世前往瑞士首都伯尔尼,一路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坦诚交流。
2018年新年的第一天,第786期《财新周刊》出街,胡舒立的名字悄悄从杂志版权页的名单里消失。“中国最危险的女人”从传媒出版物的采编名单中消失,这在过去32年里还是第一次发生。2018年1月1日当天,财新内部邮件公布了人事调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