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一张消失的“全家福”1957年,上海码头,一位年轻人提着行李与家人告别。母亲拉着他的手问:“孩子,你要去哪儿工作?”他沉默片刻,只答:“去北京,搞科研。”这一走,他“消失”了整整30年。家人再未见过他,甚至连父亲临终前都未能见他最后一面。
在新中国的科技征程中,无数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黄旭华,便是其中的典型。1958年,他带着使命踏入神秘领域,一场用算盘撬动核潜艇梦想的传奇,就此拉开帷幕。一、1958年北京西郊:消失的邮递员与算盘上的核潜艇1958年深秋,北京邮局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件:"查无此人,退回原处"。
文 丨拾光者编辑丨拾光者 前 言 在 2025 年 2 月 6 日晚上 8 点半,一个沉痛的消息传来:黄旭华,这位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99 岁。在过去,很多人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的贡献,那可是大得没法估量。
您见过最长的"出差"是多久?一个月?一年?有位广东小伙儿刚结婚就被调走,这一走就是三十年,他就是黄旭华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正文:1958年,一份北京密令彻底改变了黄旭华的人生轨迹。当神秘领导将调令递到他手中时,这位刚满三十岁的工程师攥着纸页的指尖微微发颤。
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2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
文 | 娱签儿编辑 | 娱签儿就在今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去世的消息传出,享年99岁,他这一生为核潜艇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隐姓埋名30年,甚至连父亲的葬礼都没有回去参加,如果没有他的付出,中国核潜艇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