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1赵正阳 2徐立然 1李春燕 2马秀霞 2桑锋 2孟鹏飞 2李亮平 3王豪杰 3韩迎东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编辑 / 赵馨 ⊙ 校对 / 刘刚以小建中汤为例探
参苓白术丸功能健脾补肺,和胃渗湿。每次6-7.5g,每日2次。适用于肺脾两虚型易感冒及腹泻患者。黄芪口服液功能补气固表,提高免疫 能力。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感染初期潜伏期患者。参麦饮口服液益气养阴。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
艾滋病的病因包括邪毒外袭和正气不足两个方面。正气不足主要为肾不藏精、肾亏体弱;邪毒为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邪毒侵袭、正气不足且正气日虚、邪气渐盛为其基本病因病机。“疫疠”和“虚劳”并存共处是其特点。艾滋病的辨证论治肺胃受邪证宣肺祛风,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土茯苓、夏枯草。
自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第一次发现艾滋病4年后,中国也发现了首例艾滋病人。近30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蔓延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人被它夺去生命。艾滋病患者,成为人人退避三舍的边缘人群,不仅身体要忍受病魔的折磨,心灵更要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
李发枝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省中医三附院主任医师。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上蔡县由于贫困,很多农民卖血,得了艾滋病,他多次深入艾滋病人群中,经过深入了解,在1996年,他提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辨证施治要点》。
12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关于印发泄泻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的通知》表示,为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医临床救治工作,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医政司组织制定了泄泻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以供各地区结合实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及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从而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传染病。
如果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除了采用西药抗病毒治疗,还可以试试中医药治疗。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谭行华介绍,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加入广东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进行中医药治疗,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推迟进入艾滋病发病期的时间。
这个概念,西医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的“接受 HAART 1 年以上2 年以内的患者 CD4+T 淋巴 细胞计数 < 200 μL- 1,或接受HAART 2 年以上的患者 CD4+T 淋巴 细胞计数 <350 μL- 1,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未超过特定值 ,且HIV-RNA 低于检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