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加速量产,虽然 2025 年出现的固态电池更多是半固态或准固态,但全固态技术的产业化周期正在快速缩短,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小批量车应用,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
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电力中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再次按下快进键,装机量从2019年底的4.14亿千瓦,突破到2023年底的10.5亿千瓦,增长了150%。其中,风电装机总量增长110%,太阳能发电增长将近2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一项有关电改的重磅文件出台。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通知》)。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能源综合报道】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以支撑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内容也聚焦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何前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 闫晓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4日消息,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林润 北京报道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通知,并公布了今年在供应保障、能源结构、质量效率等方面的量化目标,计划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左右。
国际能源署(IEA)于近日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提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预计未来几年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几乎翻倍。到2030年,地面光伏的容量将从当前的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