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人社部门发文,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应届生身份在找工作时享有诸多政策优势。比如,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都仅招录应届毕业生。2024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其中仅限应届生的岗位就有2.1万人。
文 | 抱抱鱼编辑 | 抱抱鱼关于应届生的新界定,即便你已经开始缴纳社保,你依然可以被视作一个崭新的毕业生。那些毕业很久的网友却是坐不住了,有的说:很多时候工作多年更有经验,更有优势,不知道为什么搞这个奇葩规定?山东,是个考公的大省,对这一个变换,自然是在前列的。
“缴纳过社保仍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就业市场的一场“及时雨”。它为高校毕业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为社会的人才流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过去,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一些岗位“缴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等不成文规定,让许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如履薄冰。
日前,山东、广西等多地人社部门宣布,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核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放宽毕业时间的限制,比如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2年,甚至近3年内毕业。第二,上过班、缴纳过社保不再作为否定项,也可视为应届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政策的调整,引发热议。
2025考研大战在即,有个问题必须提早提醒大四的同学们:保住应届生身份,否则可能悔不当初!每年考研竞争激烈,今年的报考人数高达388万,其中至少300万考生可能会无缘上岸。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只要你没有十足的把握,务必慎重对待应届生身份。很多人不重视这件事,等到错过了才追悔莫及。
缴纳过社保仍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这个可以有!“如果毕业时,对应届毕业生的相关政策吃得更透,我不会特别着急去找工作。”2022年毕业的许思蓓(化名)对记者说。毕业后,她在天津找了份工作、缴了社保,上班后因对当时的工作不满意,便开始准备公务员等考试。
出走三年,归来还是应届生?又到一年招聘季,多地人社部门的利好消息引发关注。一言以蔽之,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新手保护期”延长了。比如,上海市事业单位、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开展校园招聘时,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
“我又成应届生了!”近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随即,不少网友在相关报道下留言:“终于可以大胆签工作了”“虽迟但到”“××(省)搞快点”。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2024年5月30日,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参加本市招考(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