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一直跟大家强调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血压,但是很多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血压数值高低这一个层面,也就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属于低危人群,中危人群还是高危人群,甚至极高危人群,因为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危险分层,就直接决定着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节,还有就是未来发生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危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
很多人认为只要高压不高啊就不用治疗,其实这是不对的,低压高也必须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呢,年龄越大就会出现全身的动脉硬化,甚至会发生心梗、脑梗啊,中风、肾病等等这些并发症,那么到那个时候再治疗啊就晚了。
高血压140~160,低压90~100,需要吃药吗?高血压140~160,低压90~100,需要吃药吗?首先确定高血压是轻度的,不是很严重,短期内不会造成什么明显的伤害。但是血压越高,对血管的损害越大;血压越低,对血管的损伤越小;血压特别低也不行。血压到底在什么水平合适?
不一定,这要看具体情况,我们把血压升高超过正常,当血压≥140/90mmHg时,称为高血压。如果你刚发现血压升高,年龄在40岁以内,处于1级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无其他慢性疾病,可以先不吃药,一般用3个月的时间,通过改善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看血压能不能回到正常,如果还是不能或者有上升的趋势,那还是建议服用降压药。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吃降压药,从我个人的经历讲,我是45岁开始吃降压药的,当时的血压值是低压100,高压150,吃了五年,到50岁,感觉吃与不吃都一样,吃完以后血压低压85到90之间,高压135到140之间,停药后五年之间,基本上还是低压100,高压150,到55岁,又开始吃降压药,断断续续,到现在快60了,每天一片多达一,现在天气热起来了,低压80到90,高压125到130之间,要不要停药,一直在犹豫。
你好,这位朋友早上好,一般来说,高血压的患者确诊之后,绝大多数的患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现在临床上心内科的治疗建议是,患者本人的血压如果达到高血压病一级的诊断标准,就是高压140到159,低压90到99,血压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患者,如果已经有症状的话,比如说已经出现了头晕头痛,心悸心慌,或者是患者本人合并有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患者本人有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脑梗塞,高脂血症那就应该考虑长期口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了,因为靠患者自己调整的过程中,如果患者突然间血压升高,诱发别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话,那就比较危险,另外就是患者本人,如果年龄超过60岁,即便没有症状的话,血压升高也应该长期口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如果患者本人在60岁以下,血压是高血压病一级,同时没有明显症状的话,也没有其他合并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结合饮食控制,戒烟戒酒,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来调整半年时间再看,半年时间的调整之后,如果患者本人的体重减轻五公斤以上,同时心情明显好转,睡眠质量良好,测量血压回落到正常范围之内的话,那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但是也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防止血压反弹,一旦血压反弹的话,就要及时口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再有就是不管患者本人是否有症状,也不管患者的年龄,只要血压达到高血压病二级以上的话,就应该长期口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了,就是患者本人的血压高压达到160或者是以上,低压达到100或者是以上,那不管患者有没有症状?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血压在159 mmHg/99mm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你没有高血压的症状,也没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先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的饮食习惯,并且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少熬夜,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善,一部分人的血压慢慢的可能会有所下降,或者恢复到正常水平,对于这一部分人,当然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但是如果你的血压降不到140 mmHg/90mmHg以下,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