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出生绍兴,29 岁学业有成从日本留学回到家乡任教,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赴教育部任职,并在此期间从事教学与写作,由于他讲课水平不错,各地高校都请他去当兼职教员,其中就包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邵甜甜 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开设“师魂铸梦 教泽流芳”信仰课程教师节特辑,依托学校的教育典型,让师生一起担当课程的主讲人,在厚植尊师重教文化的同时,讲好中国教育家的故事。
跨越万里续写师生情谊■解放军报记者 娄思佳 杨晓霖“黄队长,莫桑比克欢迎你!”8月9日,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码头上,高举欢迎标语的莫桑比克军官周述格外显眼。
12月29日,记者走进一家藏在化市鹤城区府星路1号榆园嘉鸿天街的衣店——伊然美 DIDIOU体验馆,这里有一把散发着历史韵味的小提琴。它曾经的主人,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1日,袁隆平院士诞生于北平协和医院,其祖籍在江西省德安县。
1997年夏天,山东农村小伙袁存亮考上了烟台大学外语学院。当时袁存亮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可因为基础薄弱,发音不好。到了大学后,他主动找到美国外教苏珊,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当时已经43岁的苏珊和18岁的袁存亮一见如故,她不仅帮助袁存亮学习英语,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现当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朴实的文字道出伟大的父爱。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媒体整理了毛泽东同志与自己老师的几段历史资料。徐特立,1877年2月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老革命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湖南一师当过毛泽东等人的老师,43岁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在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时加入中国共产党,57岁时参加红军万里长征,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原标题:52岁校长与学生一同考入北大:一个温暖励志的教师节故事9月8日,在北京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52岁的廖中扬与自己的8名学生一同上了“开学第一课”。廖中扬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今年他与曾经的学生一同考入北大。廖中扬是博士生,他的学生们是本科新生。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从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刘镇东 黄京 通讯员 于思宇 肖玲7岁的瑶瑶是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一年级2303班学生,同时也是一名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双腿不能站立行走,只能靠轮椅为伴。幸运的是,学校老师和同学组成“帮帮团”,为她解决各种难题。
记者 田佳玉近日,一位网友分享的短视频,一夜之间在线上引起强烈反响。视频的主人公就是文登师范学校第一届新疆班的班主任王喜新老师。6月9日,王喜新到喀什参加“爱在边疆 情暖高原”援教项目座谈会。一出机场,他就体验到了“大明星”的待遇。
当我们提到中国的历史,毛泽东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的思想、革命和领导力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在这位影响深远的领导者背后,还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他就是杨昌济,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段师生关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它们背后的深意,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教育意义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