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号是联合国中文日。如今,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动日益频繁,人员交往不断增多,各国人民学习中文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美国学者理查德·西尔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中文爱好者。他目前居住在江苏省南京市,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汉字,创办了一个汉字字源数据库,被中国和世界网友称为“汉字叔叔”。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京2月5日电 龙年春节将至,在南京东郊的家中,美国学者、汉字字源数据库创始人理查德·西尔斯伏在案前,挥笔写下“活到老学到老”几个大字,淡淡的墨香在空气中飘散开来。年逾70岁的理查德·西尔斯来自美国,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本报记者 乔文姝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中国节气“谷雨”。将中文日定在“谷雨”,是为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如今,随着海外中文热持续升温,如何通过更多样的方式以文字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也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春节历史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越南姑娘武明英武明英来自越南,目前正在广西艺术学院攻读舞蹈编导专业硕士学位。
8月17日,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京落幕。两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高中生,与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来华留学生们共赴盛会,通过中外青少年展演、中国故事嘉年华等系列活动,以故事会友传播中华文化,搭建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龙年说“龙”,就从汉字里的“龙”讲起。春节假期,“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与众多网友分享了几则与龙年有关的汉字故事,祝福大家春节快乐。“‘龙’这个汉字最初字形看上去像是一条蛇,上面有一个王冠,表示蛇之王。”汉字叔叔将“龙”字的来源娓娓道来。
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块黑板搭建起一方简易的汉字字源教学角。在镇江的住所一楼,“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正录制最新一期的视频课。这是今年74岁的“汉字叔叔”给自己规划的新任务,在网上开设“汉字叔叔的字源课”专栏,每周更新一次。除剪辑外,汉字的选择、讲述和创意完全由他自己完成。
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Sears),中文名斯睿德,美国人,出生于1950年,汉字研究学者,“汉字字源”网站创办者。他用了20年时间整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并发布到网上。全球的汉字学习者只要输入汉字,就可以查看相应的字形。因此,西尔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敦煌9月6日电 (记者 丁思)伊朗的茶叶与历史、莫高窟壁画《舍身饲虎图》、老子《道德经》、中国古诗词、汉字解读……6日在甘肃敦煌举行的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上,来自印度、埃及、意大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谈东西方文明交流,共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