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个史诗级调水工程正式开建,这次是要打穿秦岭数十座横断山脉,将长江水源引入到黄河,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是南水北调中最重要的一环,此项工程的实施将会彻底改变我国西北地区的用水资源,那么中国是如何攻克万难,完成此项超级工程的,接下来在内容中详细了解一下!
峰峦如聚,苍翠欲滴,滔滔江水穿秦岭。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成功“握手”。凿秦岭,打隧洞,鏖战10余载。
西部网讯 汉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抵达北方的第一站——黄池沟配水枢纽。在配水池内,汉江水和黑河水相互融通,并通过供水管网进入将军山水厂进行处理,洁净的水最后将从居民家中的“水龙头”里流淌出来。
引汉济渭工程今天通水 汉江水穿秦岭润三秦记者:王冬 周杰 董少 波杨晗 李涛【导语】历经16年艰苦奋战,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今天通水,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水,穿越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惠及关中、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实现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世界上,果然没有中国人无法攻克的难题。我国耗时8年,挖穿98公里隧道贯穿秦岭。这项超级工程因为地势的原因,不仅仅要攻克庞大的挖掘工程,更要解决让低水流向高出的特性。
文|历史求知所文章由历史求知所头条首发2023年7月16日,我国关于实现长江黄河相济的“引汉济渭”工程顺利通水,长江黄河历经十年,共计耗资516亿人民币,得以相见。如此艰巨的工程和庞大的金额令人咋舌,但同时很多人心中也产生了疑惑:这样的价格合理吗?
为了解决国内水资源供应不均衡问题,中国此前已经启动了南水北调等多项调水工程,而如今中国再次启动了一项高难度逆天工程,为了解决陕西缺水问题,中国打算打穿秦岭山脉,引长江的支流汉江水进入黄河的支流渭河,这一工程一旦完工就能极大缓解陕西的缺水局面,然而它的工程难度也非常大,那么中国西北的这一工程到底有多难修呢?
华商网讯(记者/董旭叶 图片/王警)“善治秦者先治水”,是秦人自古就有的传统。三秦人在治水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出智慧和坚韧的光芒。11月19日,“汉水北上·润泽三秦”引汉济渭工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引汉济渭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了解这一重大水利工程背后的科技力量与人文情怀。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每年约15亿方汉江水输入关中地区。这条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的特长输水隧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创造了深埋超长世界第一、TBM单机连续掘进世界第一等多项世界纪录。
雄浑、巍峨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与四川省的交界处,这条南北平均宽达200多公里,长800多公里的一个庞大的山系东西横亘中国中部,是肥沃的八百里秦川与富足的川蜀之间交通的巨大障碍,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既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我很迷恋秦岭,尤其迷恋秦岭古道,虽然因为胆小不敢深入深山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全程走通过一条,但我从没放弃过接近它们。一个人进山,远远地跟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口气走了8公里,一直走到子午峪尖山脚下的小土地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