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常出现潜艇大角度上浮出水的镜头,非常炫酷。实际操作时,潜艇真的会这样上浮吗?首先,紧急上浮的时候,潜艇艇内的海水想要在短时间内排出,就需要压载水舱迅速吸入空气,对舰艇的平衡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一般都要是由经验丰富的人来进行操作。
思考:潜水艇在海底如何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探究一:光的直线运动实验一:光的液体中的传播方向实验材料:一杯水、洗手液、激光笔实验步骤:将适量洗手液倒入杯子里搅拌均匀,用激光笔从杯壁射进去,观察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方向。
图为《蛟龙行动》大年初三下午到电影院看了《蛟龙行动》,超乎预期的好看。在看《蛟龙行动》之前,我也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大部分评价比较低,所以一度也犯嘀咕,要不要看。但是出于对军事影片的偏爱,还是走进了电影院。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当澳大利亚“猎户座”号常规潜艇刚刚升起潜望镜,潜艇里的艇员们都惊呆了,由于此时正值鱼季,在上海港外海聚集着大量捕鱼的渔船,这些拖网渔船通常都装备有几十公里长的大型捕捞渔网,这艘可怜的常规潜艇和几十名艇员,迅速发现自己已经被成群结队的中国渔船所包围,这时,潜艇既不敢上浮也不敢下沉,任何动作都可能暴露,但最可怕的是,潜艇还缠上了渔网,惊出一身冷汗的潜艇艇长沙尔德斯立即决定开足马力,使出浑身解数最终挣脱渔网,逃出东海。
潜艇自19世纪逐渐兴起,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广泛应用,现已成为各国海军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仅肩负起攻击敌方舰艇及陆上目标、长期隐蔽侦察、突破封锁深入敌方海区突袭等军事作战任务,还被用于海洋勘探开采、搜索救援等民事领域,核动力潜艇更是国家二次核打击力量中最为可靠的“杀手
深潜在海里几百米位置的潜艇,能见度基本为0。那么它是怎么辨别方向,又是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敌方发现的呢?潜艇在海里如何辨别方向?虽说潜艇所在的环境一般都无法目测行驶,但在科技的支持下,雷达、声呐等探测导航系统就是它的“眼睛和耳朵”。
除了声纳系统,现代潜艇还依靠多种系统相互补充与印证,确保水下的潜艇在既定航向、深度安全航行。潜艇,特别是核潜艇,身量大、水下活动空间有限、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潜艇在其中活动的水体复杂多变,动辄长度上百米、水下排水量上万吨、潜航速度可达30多节的核攻击潜艇要实现安全航行确实难度不小。
航行状态是潜艇特有的战术技术性能,它是指潜艇在水面和水下不同深度航行时所处的各种状态。潜艇指挥官必须根据战术需要、海区条件、机械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航行状态。具体来说,潜艇的航行状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水面航行状态。
在神秘的海洋之中,潜艇潜伏于海平面以下,拥有很强隐蔽能力,不过水下对于潜艇而言既是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水下漆黑一片,潜艇潜航时,基本都是“抹黑”的状态,那么,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二战时代中,潜艇是如何辨别敌方舰艇,辨别自己的位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