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牢牢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之拥有健康的身心发展与健全的人格,确保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从“三全教育”的思政格局来看,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创新教学体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为导向,探索“大心理”与“大思政”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出学科融合的价值以及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提升,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科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
来源:【宁夏日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既可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心理调适方法,强化学生对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等的正确认知,也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其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并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的基础学科,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能力,如何将思政教育更好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挖掘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好的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高校学生心育德育的培养,履行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为160万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长沙探索“思政+心理”融合育人新路径华声在线5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霄)今天,长沙市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阳光成长”主题活动——“心思政”故事分享会举行。
做好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育心与育德“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德心共育+校院联动+多方协作”三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月27日,“德润心灵护成长 思想引领育未来”——“心思政”故事分享会在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举行。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记者 贺卫玲)当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智慧花火和魔力?
长沙晚报5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27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长沙市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阳光成长”主题活动之“德润心灵护成长,思想引领育未来”——“心思政”故事分享会在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举行。
2019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