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从动画片《哪吒传奇》还是电视剧《封神演义》让我们都深深的记住了一个名字---哪吒,“哪吒闹海”的故事更是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为数不多的少年英雄的形象,小时候就很好奇为什么叫哪吒,今人所熟知的哪吒形象多是由《封神演义》所载的。那么“哪吒”又是什么意思呢?
火焰之躯:解构哪吒形象中的文明符号火焰,是人类最早驯服的自然力量,也是文明进程中最富象征意义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体系中,火焰不仅代表着光明与温暖,更承载着反抗与革命的精神内核。哪吒,这个被火焰之力浸润的神话人物,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具象化。
在中国人心中有哪些经久不衰的神话人物,第一恐怕是孙悟空,那么第二毫无疑问的应该是哪吒。哪吒,是中国神话中非常出名的神仙,我们对哪吒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我们的印象恐怕就是《西游记》中哪吒是天庭的三坛海会大神,或者是《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的弟子。
唐朝时《开天传信记》里面说是在唐玄宗时,宣律和尚夜间行走脚滑从高处坠落,忽然感觉有个少年拉住了自己不至于摔死,于是这和尚细细的询问,那个少年则说道:“我并非平常人,乃是毗沙王之子哪吒太子。因为是护法之神,保护你这个和尚已经很久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引发一个关于“哪吒”读音的问题。普通话里,“哪吒”读“né zhā”。各地方言里,“哪吒”读音各异。我国港澳台地区,“哪吒”的读音也不一样,台湾地区“哪吒”的“哪”读nuó;港澳地区读nǎ。“哪吒”为何会有不同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