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天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空气清新,土地湿润,很多大家爱吃的野菜也纷纷长出来了。周末去郊外踏青,和朋友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绿油油的一大片野菜,又茂密又鲜嫩让人很难不爱。
荠菜的别名有荠只菜,香荠菜、香田荠、水荠菜、荠荠菜、荠、菱角菜、清明草、饭锹头草、枕头草、三角草、大荠、老荠、太蕺、蔑菥、蔑荠、芊菜、鸡心菜、菱角菜、地米菜、鸡脚菜、假水菜、地地菜、上巳菜等,不同地区的说法各有不同。
当今,人们的蔬菜品种中,荠菜称得上是佼佼者,然而,早先自然界天然生长的荠菜,只是很普通的一年生或二年生之野草,很容易生长,世界上许多地方有它的踪迹。它常出现在旷野、田埂、路边、庭园、屋旁,唐代诗家白居易《早春》诗句:“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正是对它生长环境的一种写照。
清清周末挖荠菜的时候,顺便拍了几张其他易混淆的图朋友们一定要认清楚荠菜哦~每100克荠菜鲜茎叶含蛋白质2.9克,脂肪 0.4克,粗纤维2.2克,糖类4.3克,胡萝卜素1.77毫克,维生素B1 0.06毫克,维生素B2 0.14毫克,维生素PP 0.3毫克,维生素C 0.41毫克,维生素E 0.57毫克,钾328毫克,钙245毫克,铁4.7毫克,锌0.63毫克。
在我们皖西大别山区的霍山农村,有很多野菜,常见的主要有苦菜,微菜,马齿苋,野葱,野蒜,鱼腥草,茵陈,地菜,水芹菜等等,这些野菜都是我们山区农村人餐桌上比较常见的美味,但是在我心目中,堪称美味的主要是这3种:茵陈,地菜和水芹菜。
野生荠菜又叫荠荠菜,或者地菜,它在春季的3-4月份,或者秋季的9-10月份收获最好,现在已是金秋10月末了,想吃野生荠菜的,可以准备一下出去采挖一些,不然等到下个月,开花以后的秋荠菜,叶片就老了,口感不太好,基本上不能入口了。
审核专家:曹东义,河北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别称 | 菱角菜,护生草、地菜。功效 | 凉血止血,利尿除湿。那时,孩子的小病小痛,大人们都依靠食疗偏方,有些偏方真能够缓解疼痛,有些还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至于毫无疗效的,孩子也借助偏方吃了那个时代的紧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