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粒微尘,人类渺小得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我非我,我存在似乎又不存在,这是一个悖论,在生与死轮回中,由电子丶原子和分子构成细胞的身体沿着时间的箭头,在熵增与熵减中迂回,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夸克的存在,在细胞的内核,在无限分切的原子的深层,我又是我,一个粒子的诞生又转瞬即逝。
力,是我目前需要的东西,但不去用“竭力”,而是“用力”这词对我来说是比较适度的,舒适的状态。但必然,把自己的节奏逐渐调整过来了,达到自己满意的适度,那竭力去做任何事情,对于那时候的我,已经不再是竭力状态,而是得心应手,随心的舒适状态了,我必须是一个流动的我,不可能一直在固定SOP状态生活,我会是一个不会停止向前追寻新鲜体验的我。
月初,关在房间里看完了这本名著,知道了一个姓比马克思多一个字的马尔克思。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枪王》里因背负沉重包袱抑郁的前警察,《阿飞正传》里被生母抛弃的无脚鸟,《胭脂扣》里苟活下来的少爷,还有不疯魔不成活的陈蝶衣…
点点关注不迷路“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如果有“择一业,终一生”的志向,以“千万锤成一器”的精神追求卓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今天看了一点有关哲学的东西,是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讲的哲学课堂,听了两部分内容的,一部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渊源,另一个是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以前总觉得哲学是神乎其神,离我很远很远的一个东西,前一段时间觉得哲学有意思,就稍微看了点哲学方面的书籍,然后今天又看到这样的一个哲学课堂,我忽然觉得,我是我,我非我,才有了我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