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连珍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官庄村东,一座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巍然耸立在烈士墓园门口,墓地里草色青青,一只轻盈的小雀听见了渐近的脚步声,展翅飞起,徐徐地穿过云杉,冲向天际。“有娘在,灯亮着。娘啊,儿给您亮上这盏灯。
听爷爷说,以前村里不通电的时候,山里人就用“松明子”照明,每年秋冬季节,山里人上山砍柴的时候就会四处寻找松明子,天黑以后山里人就用松明子照明,到了过年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点燃松明子,而且要一直烧到天亮为止。
辽西地区老式民居的格局,进了房门便是厨房。在厨房和居室之间有一道间壁墙,开有二道门相通。因为厨房位于居室之外,此间没有炕,故称之为“外屋地下”。辽西民居——平房外屋地下的锅台在房门的一侧,南面靠着窗台,左面或右面靠着间壁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地回春又一年。今天(2月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什么正月十五又被称为元宵节呢?在古代,元宵节的“元”指的是农历的元月,也就是正月,而“宵”指的是夜晚。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因此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临近了,街上卖花灯的摊子也开始热闹起来,五光十色的灯笼挂得满街都是。我每每路过,都会想起那些年,祖母做的萝卜灯。记忆中,元宵节这天,祖母早早吃过饭,就去院门口的地窖里挑萝卜了。萝卜是做灯的“主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选那种个头适中、摸上去坚实而光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