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非遗传统文化学习交流平台,近日,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开展非遗手工琉璃发簪制作活动,带领居民一起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
簪钗可说是陪伴古人最久的头饰之一了。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上海玻璃博物馆的这场宋元琉璃簪钗展,一枚枚婉约精致的琉璃簪钗,传递着那个时代风雅朴素而富含文人气质的审美。
●八四说他做发簪都有点走火入魔了,做不出脑海想象的设计,有部分是自己手工原因,有部分是对工艺不熟悉的原因,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磨练。光是基本功就练了三个月,废了不少木料。对准该二维码,即可欣赏上期《给萤火虫一个家》专题的flash短片。
当今,精美绝伦的古代发簪不止存在于博物馆、电视剧中,经由簪娘的双手,簪、钗、钿、篦、步摇、凤冠等古典首饰从历史长河中走出,伴随着国风潮、汉服热不断“出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甚至有不少爱好者投身其中,成为一名“簪娘”或“簪郎”。
本文由 手工吧 【仟年妖貓】提供木头是论斤秤回来的边角料用铅笔画了一下,定出大概方位锯好,准备打磨用黄金锉粗粗打磨至想要形状用板锉和什锦锉抹掉黄金锉的痕迹用180的砂纸打磨掉板锉和什锦锉的痕迹继续各种砂纸打磨小编的一般顺序是180-240-360-500-800-1000-150
缉珠银杏叶发簪。·材料:2mm黄色奶油米珠、4X6mm米型珍珠、6mm珍珠琉璃祥云、0.3号色铜丝。·穿4颗米珠对穿最后一颗,形成一个四珠圈。·左线加3颗对穿最后一颗,翻转一下。·右线加4颗回穿最后一颗。·右线加2颗对穿最后一颗。·左线过左边一颗。·左线加2颗对穿最后一颗。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碧桂园社区特举办古风发簪创意制作活动,旨在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居民体验动手乐趣,提升幸福感和对美的追求。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制作古风发簪所需的各种材料,并为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古风发簪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
对现代女性而言,发簪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但在看古装剧时,我们却总能被它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折服。当时她做了两枚分别名为“水风轻”“月露冷”的发簪,然后将发簪的照片在网上发布,不料一时间引来了许多粉丝,这让她成为了。
南宋湖田窑梅花印模茶盏。文\海南日报记者尤梦瑜 实习生林敏 图\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一件纯净明澈的影青瓷茶碗,两支鲜艳晶莹的琉璃发簪……从民间收藏爱好者丁英俊的收藏品上不难看出苏杭老派人家的审美,这是一份对清秀雅致的留恋,也是一种带有“慎独”之感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