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刘静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当前,随着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加剧和区域人口分化明显,县域教育也面临学生规模缩减、教师编制冗余、教学设施闲置等重大挑战。
■翔实、及时的数据分析,能够为教育供给政策的制定和优化奠定重要的决策基础■要统筹凝聚起相关部门的合力,强化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健全监督机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健全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准确掌握学龄人口信息及其变动情况。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优质师资的供给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必须前瞻性规划布局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从而推动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决定》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要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把握好机遇等。
推动改革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作支撑,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为未来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2.
中国网北京2月11日讯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加速推进,出生人口下降,学龄人口规模和分布发生变化,义务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永州市委会主委陈丽萍提出,人口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变量,要积极应对人口变化趋势,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当前,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人口变化的急剧性、人民群众期待“上好学”的迫切性相互叠加,凸显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成教育强国明确了重点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推动落地见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教育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尚未普及小学教育,到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