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此前报道,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致谢”部分在网络走红:“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6月24日,西南大学举行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因为一篇情感真挚、满是奋斗的博士论文致谢辞在网上走红的黄国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学,出席仪式并发言,他鼓励毕业生“只有认真活一次,奉献精彩的人生演出,才对得住这一生!”
近日,曾因学位论文“致谢”走红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回到母校仪陇中学,带来“教育的意义”主题演讲。2月9日,南都记者从仪陇中学获悉,黄国平在演讲中鼓励同学们志存高远,将来回报家乡和社会,“严肃、细致、认真地对待当下,保持善良和热情,我们终将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些学生在复学过程中心理压力比较大,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她最后强调,学生群体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虽然面临同样的压力情境,有些人可能适应得很好,有些人可能适应起来比较难,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在适应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比较大,还会有一些躯体方面的反应,表现为身体不舒服,也就是心理
在很多高校,实验室只对博士后和正式教职工开放,即使学生寒假期间没有离开学校所在地,也无法返校干活。广西大学林学院院长曹坤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三月初学院向学生收集过两轮信息,毕业年级学生有实验需求的,可以申请返校。
疫情期间,人们为了避免感染风险自觉减少外出,孩子作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更是如此。“在家呆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返校了,可以见到小伙伴们,我首先是开心愉悦,其次就是忐忑,因为网课期间没有认真听课,更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害怕到校后的摸底考试。
寒假后返校焦虑?别慌!心理专家来支招_大武汉随着春节尾声逐渐临近,寒假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段时间是孩子们寒假作业的最后冲刺期。家长们开始焦虑孩子的作业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而孩子们则可能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感到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