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一段旋律、几句歌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国歌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桥梁。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今天(23日),一则声称“新任纽约市市长上任唱中国国歌”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一位黑人男子用中文演唱中国国歌。还有人称这名男子其实是下一任市长候选人,为获得华人选票才出此下策,出人意料的情景吸引了许多中国网友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在本届东京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得96金60银51铜,总计207枚奖牌,中国的金牌、奖牌数量双双位居榜首,而截止目前,这已经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第五次包揽奥会金牌、奖牌双第一了。
这几天,一个新闻让人揪心又气愤,台湾省啦啦队参加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国际杯比赛,获得了冠军,主办方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为庆祝台湾省啦啦队的胜利,但是,这首中国国歌却让台湾啦啦队的领队提出抗议,主办方只好切换歌曲。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三句激昂有力的歌词,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响起国歌的旋律。在一场露天音乐会上,著名黑人政治活动家、歌手保罗·罗伯逊用字正腔圆的中文演唱了一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国歌是怎样来的?为何曾在全世界传唱?★海外出专辑风靡各国战场国歌的历史比你想象得更加热血问你能猜到图中这位黑人歌唱家在唱什么吗?如果仔细分辨,就会发现他的口型是“起来”——没错!他唱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国歌!
1935年春的上海虹桥剧场,上映了一部电影《风云儿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电影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无数国人。这首诞生在民族危亡关头的歌曲,吹响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