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高烧5天了,用了抗病毒、消炎药都没有效果,刚刚发现小明身上有皮疹,手指红肿、脱皮,医生这到底是什么病?该怎么办?”日前,一名家长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时,忧心忡忡地向医生诉说3岁的儿子得了怪病。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川崎病”,需要入院治疗。
前些天,诸暨一名男孩连发高烧三四天不退,本来以为就是感冒,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居然得了川崎病!男孩叫君君,住在诸暨城区,今年5岁了,家里人说,前段时间他的体温突然就上来了,最高有39.4℃。刚开始,大家以为君君就是普通感冒发烧,就给他用了感冒冲剂与头孢。
入院当晚输液体和第二天、第三天,孩子的体温恢复正常,但在第四天输液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手指出现肿胀,体温又回升到37.4摄氏度,高温在38.1摄氏度,部分化验指标异常,如杨梅舌和口唇干裂,皮肤开始出现脱皮现象,心脏彩超并未发现冠状动脉异常。
近段时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福州1岁女童佳佳(化名)前几日突然发高烧,起初家人以为是感冒,可体温连着3天降不下来,赶紧带孩子上医院,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川崎病“伪装”感冒来偷袭。佳佳父母介绍,佳佳发烧最高达39.2℃,而且输液后也不容易退烧,温度时高时低。
今年9月初,上海市民袁女士带孩子入住海昌公园附近的上海金桥海昌企鹅万信酒店。入住后,袁女士察觉到酒店有明显的装修气味,并担心甲醛超标。次日,孩子因高烧和淋巴结肿大住院,被诊断为川崎病。袁女士将孩子的病情与酒店气味联系起来,因为医生指出小孩在甲醛超标环境中暴露一夜会有一定影响。
近日,《警惕!郑州多名孩子确诊川崎病,病因不明》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关注。嘉定区安亭医院儿科今年也已陆续收治了4名川崎病患儿,其中包括1例重症不典型病例,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儿科医生提醒家长,关注儿童持续发热,一旦确诊川崎病,需在急性期积极治疗,以最大限度减轻川崎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一说到宝宝发烧,家长们都会焦急万分,在医院儿科门急诊最常接诊的就是发热的患儿。患儿持续发热,并出现了皮疹,用了退热药、抗生素,但是并没有什么好转,嘴巴干干的、红红的,眼睛也发红。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有可能患的是川崎病。
大皖新闻讯 7岁的佑佑(化名)持续高热6天并伴双下肢红色斑丘疹,入院前一天出现腹痛,经静脉抗感染治疗后,仍有反复高热,并出现球结膜充血,脐周、右上腹腹痛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随后,佑佑被立即转入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安徽医院)进行救治。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因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其好发于6月-5岁亚裔儿童,近10年来东亚地区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报道与个体的感染和遗传有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林惠芳)冬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发烧,但如果孩子不仅高热持续不退,身上还起了疹子,眼睛也红红的,嘴唇及口腔黏膜充血、皲裂,颈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家长就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