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左妍冰):4月2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两岸同胞讲相同的语言,用相同的文字,但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用语不同,对一些物品的叫法存在差异,是很自然的现象。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4月2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部分问答实录。香港中评社记者:近日岛内初中生物教材中以“土豆”称呼“马铃薯”,台湾绿营政客则称土豆是大陆用语,需要纠正,此事在网络上引发讨论,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年少的我,怀揣对军营的一腔热忱,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列车。那时,我心里想的是穿上了迷彩,我就成了西北戈壁滩上的一棵白杨树,面对风沙,屹立不倒。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而我在部队的第一顿饭却是“定西土豆宴”。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4月19日电综合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土豆”,被台湾政客以“大陆用词”拿出来说事,并称需要纠正。此事发酵后,在网络上引发讨论。图为课本。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截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湾中时新闻网消息称,近日台湾有初中生物课本称呼马铃薯为“土豆”,引发绿营跳脚, 声称“土豆是大陆用词非台湾用语”。台当局“教育部长”潘文忠更称相当惊讶,声称“我们的土豆是指花生”。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句名言:“名字重要吗?玫瑰就算不叫玫瑰,芬芳依旧。”然而对于台“教育部长”潘文忠来说,马铃薯如果不叫马铃薯,而叫作土豆,就变成了足以吃死人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