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工程今天通水 汉江水穿秦岭润三秦记者:王冬 周杰 董少 波杨晗 李涛【导语】历经16年艰苦奋战,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今天通水,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水,穿越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惠及关中、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实现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
9月23日,记者从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期,西安持续干旱少雨,引汉济渭工程以每秒12.4立方米的流量持续向西安供水,切实筑牢西安城市供水“生命线”。截至9月20日,引汉济渭工程今年已向西安供水超过1亿立方米。
在半干的渭河河道上,几座水滴形的索塔一字排开,塔间吊起一截截镂空的桥体,正急切地向彼此延伸……6月25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施工现场,举目望去,施工中的渭河管桥已初现轮廓,在大桥落成后,来自黄池沟配水枢纽的水流会通过这里,流向渭河北
工人们正在运输施工材料 记者 南江远 摄近日,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的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引汉济渭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魏溪说,目前,引汉济渭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底,二期工程有望推进过半,整体进度将超过预期。
记者从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引汉济渭公司获悉:7月7日,黄金峡水利枢纽发电站3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运转顺畅,引汉济渭一期工程的供水、生态、发电等设计功能基本实现。作为引汉济渭的“龙头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主要任务是调蓄汉江干流来水,向关中供水并兼顾发电。
汉水北上造福了三秦大地,为了保护汉江生物多样性,引汉济渭工程呵护鱼类栖息地,确保鱼类“繁衍下一代”。11月20日,记者跟随“汉水北上·润泽三秦”引汉济渭工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引汉济渭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探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
8月23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最深竖井低压洞顺利贯通为整体工程的下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工程和北干线工程三部分。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泾河管桥施工现场(2024年12月30日摄)。受访单位供图2024年12月30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传来好消息:二期工程北干线咸阳塬隧洞25.23公里人工开挖段全面贯通,为北干线争取在2025年底具备通水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 全周期保护汉江生物多样性——看,引汉济渭工程这样护鱼(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④)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工作人员通过鱼道观测窗口记录鱼类洄游情况。黄金峡水利枢纽生态鱼道局部。图片均为李明摄(人民视觉)核心阅读1.
华商网讯(记者/董旭叶 图片/王警)两千多年前,一条郑国渠横跨渭北高原,从此关中沃野千里,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如今,一条隧洞将穿过秦岭,引汉江水浸润关中。引汉济渭——这项陕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将开启关中乃至陕西大发展的新纪元,也必将被载入史册。
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7月7日,黄金峡水利枢纽电站1#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秋高气爽,巍巍秦岭五彩斑斓,从南到北、从沟壑纵横到一马平川,源源不断的汉江水穿越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涌进关中,通过黑河供水管网流进西安千家万户。作为我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汉济渭工程使秦岭南北同饮一江水变为现实。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传来新进展。8月30日10点,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首个跨河建筑物——泾河管桥顺利合龙,为2025年底北干线建成通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3月5日,泾河管桥工程开工建设。
8月3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首个跨河建筑物——泾河管桥顺利合龙,标志着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2025年底北干线建成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3月5日,泾河管桥工程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