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用于滋补肾阴,山萸肉滋补肝肾,山药补脾阴,所以六味地黄丸是以补肾阴为主的方剂,茯苓利水泄浊,丹皮清相火,防止山萸肉的热性,泽泻祛湿浊,所以是三补加三泻,三补是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是茯苓、泽泻、丹皮,最后达到补中有泻,泻中有补的作用,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名方皆被制成中成药制剂,而丸剂是最常见的类型,平时注重健康的人们肯定都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并不陌生,去药店时,在中成药柜,肯定都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今天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
骨质疏松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现象,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多发病,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易出现。中医认为肾主骨,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肾精越来越匮乏,没有足够肾精化髓生骨,充养骨骼,慢慢可导致骨基质含量减少,骨致密度下降,称为骨质疏松。
中医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源于唐朝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临床上经典的中成药之一。其组方简洁,药性平和,具有滋阴补肾的显著功效,被广大中医界所推崇,流传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良方。此方的药物组成主要是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六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