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两市股指低开低走,盘中弱势下探,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指数等大幅下挫。截至收盘,沪指跌2.55%报3217.74点,深证成指跌3.92%报10060.74点,创业板指跌5.06%报2100.87点,科创50指数跌5.79%,北证50指数跌8.
(本文作者王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产物,其概念起源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和能力的模仿。早期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等学科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应用。
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大会开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代表主办方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预测。一是人形机器人专属部组件与材料。
2025年天津工博会同期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引领AI新时代。2025年天津工博会将特别举办一场以“智创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作为本届工博会的亮点之一,该大会不仅为公众呈现了人工智能时代辉煌成就的一扇重要窗口,更是智能制造产业迈向数字化高端新征程的重要助力。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郭宇靖、吉宁、阳娜)“手持遥控器轻推左手摇杆,机器人即刻迈开双腿向前行走,右手遥感控制灵活转身,像人一样轻巧移动起来,还能实现握手、下蹲、落座等动作。”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尝试控制一台人形机器人,无需学会复杂的操作指令,也能轻易上手。
央视网消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10月10日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截至14:50,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1.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8%。近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发布,包括构筑高性能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系统、构建人形机器人躯体模块、提升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任务中的泛化能力等方向。
各行各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制造业、医疗保健、零售和物流等领域。8月22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全球12个具身大模型梳理。SAM-6D 是由跨维智能、香港中文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首创的6DoF姿态估计具身大模型,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场景和未见过的物体时,可以从 RGB-D 图像中检测和估计未见过物体的 6D 姿态,该工作发表在CVPR 2024。
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记者 樊瑞 黄昂瑾)7月9日,202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发表了《全功能接入半甲子 新引擎加持再出发》为题的演讲。邬贺铨表示,互联网有55年的历史,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年。
近期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多家车企纷纷入局。比亚迪发布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此前特斯拉等多家车企已经布局机器人赛道,抢滩新蓝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
3月31日,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大会进入第二天,一系列围绕具身智能的专题论坛热烈展开,“徐汇元素”不断涌现。在“人形机器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一专题论坛上,业界专家及学者们深度探讨了三大核心议题: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难点在哪里?人形机器人本体和通用人工智能如何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