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德经》中广为传诵的一句话。“不敢为天下先”的理解就要更为广阔了:一是如果你处处争在前,那就看不到身后,侧后的局面,只能谋一隅,不可谋天下;
道家追求的个人修养——勇敢、广博、成事长。那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道德经》第67章给出了答案:恒持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慈是“心”上一个“兹”。“兹”意为草木繁茂的意思,与心合起来指帮助人健康成长之心。这里慈就有守护人、帮助人、成就人的意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捨慈且勇,捨俭且广,捨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