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力军。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仍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滞后等诸多挑战。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构建了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专项计划为基础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体系,造就了一支有力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记者 陈丽霞)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2月23日在福州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唐俊杰就如何打造高水平教育人才队伍,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坚实支撑,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11月14日,“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院校的240余位嘉宾与会,会议通过工作报告、主旨报告、信息发布、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总结项目进展与成效,交流思想与经验,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共同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9日讯 11月28日上午,全省教育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提到,山东要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全球影响力的教育高地,勇当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会议精神,在全省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近年来,我校主动对接宿迁市‘615产业体系’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建设校级产业学院的方式在更多领域深度探索产教融合,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服务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为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研发力、创新力和实践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畅通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构建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人才的任职标准、奖励条件,畅通晋升渠道。着力引育颠覆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类高层次人才。
“高校作为教育与科技的交汇点,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省政协委员、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培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校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与科研力量,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独特作用?
近日,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山海泉”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上,来自都灵理工大学、牛津大学、京都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45名青年人才现场便与学校签订了《人才引进意向书》,这充分展示了山东科技大学对青年人才的诚意和吸引力。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太奇妙了!它的设计与材料结合得如此完美,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材料设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型材料。”“它的结构历经多种气候环境变迁依然保存完好,这使我联想到,如果能通过优化芯片内部结构来提高其环境适应力,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芯片性能呢?
陆伟自我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来,大数据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浪潮”正全面向“数智化浪潮”转型升级。同时,数字中国建设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给学科的“四新”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体系的“数智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
编者按: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最佳实践载体。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12月16日讯(通讯员 杨昌玲)近日,南华大学2024年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召开。校党委书记高山主持座谈会,校长张灼华出席并讲话,党委委员、副校长于涛、夏昆,以及来自14个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的26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