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有‘精英’,我们还有‘精华’。”5月走马上任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日前首次以总理身份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做如此表示。这里的“精华”,其实是“精通华文(新加坡中文的表述方式)的人才”的简略说法。
“我,李光耀,以新加坡总理的名义,代表新加坡人民与政府,宣布从1965年8月9日起,在自由、正义、公平的原则下,新加坡将永远是一个自主、独立与民主的国家,在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里,誓将永远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和快乐。
李光耀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但他对待中国的态度却不像对同胞那样友好,因此在他晚年之际,在被问到新加坡与中国未来的走向时他坦言:“新加坡虽然是华人国家,但它不会回归中国。”很多人觉得李光耀是背弃祖先,毕竟新加坡70%的居民都是华人,就应该与我国紧密联系。
2009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在一场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表示,要在新加坡加大汉语的普及力度。“两代人之后,汉语将成为我们的母语。”那时的李光耀,很明显对汉语在新加坡的推广非常有信心。一部分国人对这个消息感到高兴,毕竟,能看到别国使用自己国家的语言,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新加坡华人本来主要是受华文教育,后来,到了五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长和学生的态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越来越多家长不再把子女送进华校,而是送进英校,以英文为第一语文。华校的生源一再萎缩,直到1987年,华校走进了历史。(陈嘉庚创办的华侨中学曾经是传统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