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面积第三大国。在对各区域的管辖中,由于出发点不同,分类方法也有差别。近期有不少小伙伴对自己所在省的定位不明,甚至搞不清该省份属于哪一区域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常用的划分方法。一、基于经济政策的划分,中国共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
众所周知,京津冀晋蒙是华北地区,山东属华东地区,陕西甘肃属西北地区,河南属华中地区,但是在民国时期,这几个省市却是一家子,同属于华北地区,民国时期的华北地区有六个省、四直辖市,我们来看一下当时这华北十兄弟都是哪些。
今天分享的是华南地区实力最强的7所大学,这7所大学虽然在北方地区的名气不算很大,但在华南地区的影响力很广,基本上只要是从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学生,就业门槛都很高,就算有些大学属于双非大学,整体实力强,企业认可度也是很高的,未来准备在华南地区发展的学生倒是可以参考:
华北地区:北京市 110,天津市 120,河北省 130,山西省 140,内蒙古自治区 150。华东地区: 上海市 310,江苏省 320,浙江省 330,安徽省 340,福建省 350,江西省 360,山东省 370。
编者按: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各地气象部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聚焦生态气象服务,强化气候生态资源转化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那么,从全国地理气候区划的视角来看,在我国的不同区域,究竟有哪些气候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