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26日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就业市场将长期高度依赖外籍劳工,据乐观估计,德国在2040年前每年需要28.8万外籍劳工来填补人力缺口。2021年7月30日,行人从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家商场旁走过。
韩国《亚洲日报》5月10日消息,韩国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韩国银行(央行)9日发布的报告中分析了韩国制造业的人力现状和未来趋势,报告显示,如果韩国政府不指定就业促进政策,未来十年制造业劳动人口将减少24万人。
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发惊人言论:解决国内农村剩男问题,最重要的是开放国际婚姻。引进海外适龄的女青年。之所以说是闹大了!因为现在很多公职人员面对现实问题大都三缄其口。有人戏言,一个人如果突然不发朋友圈,要么做官了,要么发达了。可见,很多公众人物都很爱惜羽毛。
今天,我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儿子买的是刚需房,所在社区比较大、小孩子也比较多,每次带小孩下楼去玩都有很多人一起,大家的谈资也是五湖四海,这次说得就是年轻人连二胎都不愿意生,将来小孩子越来越少,咱们国家会如何?
据中新网援引《韩民族日报》11月27日报道,韩国政府27日召开会议,2024年以雇佣许可制进入韩国工作的外籍劳工规模被确定为16.5万人,创历史新高。有分析指出,韩国政府此举是为了缓解低出生率和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江苏是众多“外籍”人才来华的首选地。省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原校长颜晓红认为,引进外籍人才不能只看高学历和高头衔,要突出对其实际能力、成果和贡献的评价,重在“一技之长”。“部分外国人才可能并非尖端科学家,但在技能型和工程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为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该国具有“特定技能”的外籍劳工人数上限提高至当前上限的两倍,达到80万人。日本时事通讯社6日报道称,日本政府于2019年4月推出“特定技能”制度,放宽引进外籍劳工到日本工作的资格,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近日,日本政府就扩大引进外籍工人提出了新的五年规划建议。而在这一举措的背后,是近年来日本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日益严重的严峻现实。从全球来看,劳动力短缺困境并非只是日本一国的问题;在如何摆脱这一困境的路径上,不少国家也作出了多样化的尝试。
越来越多外国人进入日本“打工”。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劳动者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04万,比前一年增加约22万,增幅12.4%。自2013年起,连续11年创新高。外劳输入逐年增加,与日本国内的少子化危机紧密相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夜幕下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灯火通明、欣欣向荣。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融合服务中心,宣传主管吴雪子(左)在向记者介绍园区的服务政策。在苏州市吴江区星云乔海(苏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小型机场,工作人员在试飞低空小型飞机“空中悍马”。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日本总务省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人口(不含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较上年减少86.1万人,至1.216亿人,连续15年下降,且创196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与此同时,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9.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编者的话:日本总务省4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1日,日本全国总人口为1.2435亿,连续13年减少。其中75岁以上人口超过2007万,占总人口的16.1%,比例为历年来最高。而14岁以下人口占比为11.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国际人才流动,涵盖移民、留学生、跨国公司员工等多元形态,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也为各国带来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储备。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法新社1月1日报道称,受战事影响,大批巴勒斯坦工人从以色列撤离,导致该国以建筑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严重用工荒。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以色列近一年来引进外籍劳工,去年已引入约1.6万名印度籍劳工,用于工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