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旧王者之者,雅典奥运男单1/4决赛,瓦尔德内尔轻取波尔自从波尔拿到2002年世界杯冠军,波尔便被人们视为老瓦接班人,年龄渐增的老瓦似乎要早早交出王者宝座,让新王上位了。然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老瓦用实际行动告诉波尔,小伙子你还嫩了点儿。
本文10716字,预计阅读时间90分钟,建议先分享后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很长,是我对乒乓球爱得很深。提到欧洲乒坛,能想到的经典形象有很多很多,比如:瓦尔德内尔、佩尔森、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塞弗、罗斯科夫、盖亭...
大部分中国乒乓球迷们第一次了解波尔,应该还是在2002年的时候——那年男子世界杯是国乒的主场,大家都希望看到自家的健儿们登顶夺金,笑傲赛场,结果一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横空出世,一口气打败了王励勤、孔令辉等人成为冠军。
新华社柏林9月11日电题:暖男波尔,四十不惑新华社记者刘旸、张远40岁的波尔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一段时间了。东京奥运会后,他知道了“四十不惑”的含义。“现在感觉很踏实,年轻时我就不是那种往人群里扎,什么都想试一试的人。
2023年乒乓球欧锦赛已经结束,东道主瑞典队时隔21年再夺男团冠军,但他们的对手同样值得尊重,尤其是已经42岁、近年来伤病不断的德国世界冠军波尔,他在决赛中0-2落后、3-2逆转世界冠军法尔克,决胜盘0-2落后又连扳2局,可惜最后还是2-3输给了小将莫雷高德。
即便乒乓运动用球台隔开运动员,为竞争披上一层优雅的外衣,它的核心仍然是竞争,隔网竞争的人骨子里涌动的,仍然是对胜利无尽的渴求。作为运动员,怎样才能被人记住?我想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逆境中翻盘,逞英雄于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