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作家、导演、专业赛车手高一的时候他因七门功课不及格成绩亮起红灯,最后被迫退学,他说:这七盏红灯照亮我的路一个月后出版了《三重门》,这本书便成为中国近20年里销量最大的文学作品。了解韩寒,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不妨从《三重门》这个角度切入来了解韩寒的内心世界。
《三重门》这本书听过很多次了,对于作者韩寒,也很熟悉了,但很遗憾,以前没有静下心来读过他的书。当然,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语言驾驭能力还不够,所以有些地方用了太多类比,读起来有点牵强,但这并不影响这是一本优秀的作品。
了解图书版本的基本知识,便可以明白,为什么某些书令人喜爱,某些书却让人不屑一顾;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部巨著从稿本、抄本到影印本、汇校本、评点本,流传至今面目繁杂,单是论述这一流变便可单独成书。
当年全程围观了韩寒代笔门事件,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因为对生活的描写入木三分,因此被所谓的打假斗士方舟子为首的一方推断这更象出自中年人之手而非出自一个17岁的少年之作,质疑韩寒有父亲团队代笔,尽管韩寒亮出了写作时的手稿,笔记为佐证,自证清白,仍没有堵住悠悠众口,持续一年的口水战,韩寒父子起诉方舟子侵犯名誉权,方舟子的回答是认为“法院不是鉴定机构和文学鉴赏专家,我不认为法院有能力来做这个裁判。”
来源:【赣南日报】首度听到“三重门”这个概念,大约是2000年11月曾读过的韩寒所写同名小说。据说“三重门”这个说法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三重”指的是“礼仪”“制度”“考文”。赣州老城地图中的镇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