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离世时,长沙街头满是悲恸,年轻一代追着灵车哭喊“袁爷爷走好”,这震撼人心的场景,让我们找到了三个时代之问的答案。袁老用六十载的岁月,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诠释着科学家的真正含义。他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家,心中装着的是家国,是天下苍生。
什么样的人最值得感谢?这个问题对于不同人来说或许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当我们的身份都是中国人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归结到三位最值得我们中国人感谢的爷爷身上。他们当中的前两位怕我们挨打挨饿,最后一个害怕我们生病,今天我们便来聊聊这三位爷爷的故事。
小编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微博: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 19.85%,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 23.7%。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这组数据,看得家长心中五味杂陈。
你能想象吗?一个老人,耗尽一生精力,和稻田较劲,汗水浇灌出养活全国14亿人的“生命种子”;另一个老人,隐姓埋名几十年,钻进暗无天日的实验室和深海之下,只为了让这个国家不再被欺辱,让我们拥有护国神剑。这两位老人,就是袁隆平和黄旭华。一个让中国人吃饱饭,一个让中国人挺直腰杆。
【编者按】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公元50-135年)是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弗斯(Musonius Rufus),获得自由。在罗马,他建立了自己的斯多亚学园。后来,他被罗马皇帝放逐到希腊尼科波里斯,以讲学终其一生。
#如何看待本轮巴以冲突?#一直以来,“落后就要挨打”都是我们国人心中一句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奋斗史。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凭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并逼着我们签订了一份份的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