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消息,据香港东网报道, 尽管今日港股未有因今年推出深港通“食诈胡”而显著回落,只是沪港通开通即将1周年,期间恒指累挫1,036点或4.3%,港股市值蒸发478亿元(港元,下同),平均每名股民帐面亏损21,244元。
新华网消息 十月过半,“沪港通”启动呼之欲出,市场各方都在期待。自“沪港通”的消息宣布以来,相关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都迎来不小的涨幅。对于许多内地投资者来说,更热衷于港股市场T+0回转制度和无涨跌幅限制等特点。这也是内地投资人对于港股市场最直观的印象。
昨天是沪港通正式启动的第四个交易日,两地消耗额度再度降温。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还剩107.24亿,使用率占比17.5%;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还剩103.04亿,使用率占比1.9%。此外,部分成交活跃个股呈现出“越买越跌”的现象。
沪港通首日金融圈无比热闹,其中最热闹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当日的成交数据,第二个则是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差——按照上交所公布的港币买卖价计算,买入港股可能即亏损6%左右。所以有人说,这就是为什么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今天居然是跌的。那么实际上呢?买进港股就亏6%?没有的事!
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决定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2014年4月29日,上交所根据《证券法》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随后,沪港通的推进进程出现了加速的迹象。
沪港通开通首日,外资抢筹疯狂,内资谨慎。午市交易时段,开盘近1小时,沪股通130亿额度即用尽,也就是说,外资今日仅花了3个半小时就将子弹打光。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大秦铁路、晋车西轴、唐山港等“一带一路”相关个股。
在万众期待中,沪港通终于成行。11月17日市场的反应,多少有点“见光死”的意思。虽然媒体上,唱多的声音依旧嘹亮。我不否认沪港通的积极意义,这毕竟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新步伐,对于A股来说则堪称里程碑。我举双手赞成开通沪港通,而且支持尽快开通深港通、沪台通和深台通。
1. 投资者如何买卖港股通股票?投资者是通过委托内地证券公司买卖港股通股票的。背后的详细操作是﹕证券公司接受委托后,经由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联交所进行申报,该申报在联交所交易平台撮合成交后,将通过相同路径向证券公司和投资者返回成交情况。
沪港通后,南向资金数个交易日后显露疲态,而北向资金初开通即显萎靡。参与的资金规模显然与市场此前预期相去甚远,一些原本寄予厚望的“过江龙”资金“套利”美梦破灭。那么意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海外机构、国内机构为何喊得响,做得少?
沪港通自本周一开闸以来已有四天,令市场意外的是,沪港通不仅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火爆景象,反而一日冷过一日,成交量降至冰点。交易成本、汇率、投资心态等因素影响了成交。开通后成交递减以沪股通为例,周一下午两点已用尽额度;然而到了周二,额度使用率降至37.3%,周三又降至二成。
沪港通推出后,引起市场和媒体关注,A+H折价成为引动行情的导火索,不过请对港股保持谨慎,港股规则与A股不同,2007年首批进入港股的QDII至今依然亏损,甚至个别QDII亏损超过40%。4月10日,证监会宣布批准沪港通试点。
11月17日,沪港通在历经了7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之后正式开通,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沪港两地证券市场实现联通无疑是历史性的时刻。如今,沪港“通”了3天,在经历了首日130亿元沪股投资额度全部用完的局面之后,昨日沪港通持续降温。与此同时,苏州市场上,股民大多“占坑不动”。
新华社上海/香港11月10日电 10日一早,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批准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试点,“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 经过了6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沪港通”终于进入“读秒”阶段。这也意味着内地的股民可以直接到香港股市玩上一把啦。亲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一方面,沪港通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另一方面,市场又传出“深港通”报批的消息。然而,近日,深圳市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的回复却为市场泼了一盘冷水。他表示,目前深港通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进入报批的流程,具体推出的时间表暂时还无法透露。目前,沪港通的开展工作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