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闻 钢铁怀玉在关于“茅台总工进院士候选名单”的文章下,有评论说“李爱珍,世界著名科学家,我国研究半导体的功臣,为国家做了很多卓越的贡献,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后成美国院士”。这段话暗示了“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与“成为美国院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李爱珍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数据显示,我国科学院院士仅有800余人,而申请的条件也是相当地苛刻。除此之外,还获得了几十次科技成果奖,如此光鲜的履历,足以看出李爱珍的优秀,但现实却让人倍感无奈,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科学家,申请院士却四次被拒。
2007年,我国71岁的女科学家李爱珍,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个被评选上的中国人。她不仅打破了我国60年代以来半导体研究的落后局面,还带领科研队伍,一举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宋朝的皇帝为了鼓励天下人加入到读书人的行列当中来而写下的诗句。与古人依靠文章、策论来得到皇帝的认可不同,现代人才更多的是学习科技知识,以此来掌握科技能力,并且得到国家的任用。显然,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科技知识远比一般的策论要有价值的多。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卿羽飞编辑 | 卿羽飞前言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是我们的先辈没日没夜的拼搏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国院士之争:茅台与半导体专家李爱珍中国有许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其中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半导体专家,李爱珍。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却四次被中国院士评选拒绝。与此同时,中国却有茅台院士和烟草院士这样的标签,这引发了人们对这些标签的价值产生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