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甘肃网近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中欧班列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236列,运送货物11.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4%、33%,综合重箱率达98%,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十余年来,奔驰不息的中欧班列,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联通了广阔的亚欧大陆。随着海内外运输需求的发展,中欧班列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走出去、开进来,架起桥梁,联通世界,惠及各国人民,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4月1日,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货车、医用纱布块、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从郑州国际陆港驶出,开往西欧比利时列日。此趟班列的开行,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在欧洲及沿线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更多企业优质产品乘上中欧班列“快车”走出去。
新华社济南2月8日电 题:开往春天的中欧班列新华社记者张钟仁、邵鲁文2月6日,在中欧班列(齐鲁号)济南集结中心,响亮悠长的汽笛声与列车明亮的灯光划破了零下7摄氏度的夜空——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电梯地板、激光设备等产品的中欧班列将于当晚完成装箱,发车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大道通达,铁马奔腾。中欧班列开行十余年来,搭乘“一带一路”强劲东风,跨越山海,驰骋不息,续写着亚欧大陆与丝路起点的勃勃生机。今年1至6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达2372列,同比增长13.1%;发送箱25万标箱,同比增长10.4%,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中欧班列运行十多年来,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10万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辟了亚欧国际运输和经贸往来新格局。
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开出,中欧班列取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的新里程碑,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且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彰显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通道能力的提升为中欧班列发展的打下坚实基础。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15日电(贾海山)口岸川流不息,“铁龙”驰骋万里。2024年,新疆铁路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16414列,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这一组数字标志着中欧班列跑出了互利共赢“加速度”,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章”。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栗翘楚)近日,在济南海关所属泉城海关的监管下,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满载53车钢球、激光雕刻机等货物,预计9天后抵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
近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的消息传来,这不仅是中欧班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物流运输领域的一大盛事。自2013年起步,中欧班列从最初的“连点成线”到如今“织线成网”,历经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然成为亚欧大陆之间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经济界面】光明日报记者 訾 谦11月20日下午,满载笔记本电脑、汽车整车、家用电器等货品的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经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向德国杜伊斯堡驶去。这标志着我国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达10万列。
2024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运量达7.47万标箱,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首个实体项目,自2014年诞生以来,就肩负着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贸易往来的重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李果西安、成都、重庆、郑州、义乌、长沙、广州、武汉、沈阳、济南成为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前十城市。日前,中欧班列2024年运营数据公布,西安继续保持全国开行量榜首之位,成都、重庆和郑州开行量均超2000列,与西安共同形成中欧班列开行量的第一梯队。
中新网武夷山3月22日电(彭大伟 甘甜 赵丽)近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汉内斯·菲尔纳在福建武夷山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指出,中欧班列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他期待,欧中继续深化合作,为世界带去更多和平和理性。图为汉内斯·菲尔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12月31日电 (梁婷 徐晨)湖北于31日开出2024年最后一趟中欧班列。记者当天从湖北港口汉欧国际获悉,2024年,中欧班列(武汉)折算发运1008列、计83500TEU(标准箱,下同),货值183.84亿元、同比增长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