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天都要摄入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而相应的是,我们每天需要排尿约在4~8次左右,其中白天6~7次,晚上1~2次左右,如此达到我们人体的水液平衡,但是对于水的吸收和代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一喝水就有尿,而有的人喝了很多水,却很长时间不排尿呢?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身体内是由70%以上的水构成的,人在多喝水的情况下,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力,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在喝水后,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人的喝水后不一会就会去排尿,而有的人则是喝水后很久不去上厕所,那么,这两种情况到底哪种才是更加健康的呢?
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之下每天24小时要排小便1000~2000ml,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日的饮水量建议保持在2000~3000ml,最少也要保持1500~2000ml,这样可以冲刷尿路,促进尿酸和小结石排出,同时还可以促进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的排出。
如今是一个养生为主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都养成了爱喝水的好习惯,俗话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多喝水能够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加速毒物垃圾的排出,促进血流,维持身体健康,激活免疫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和人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很多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喝一点儿水就想上厕所,而有的人喝很多水就不上厕所,上厕所多的人会羡慕上厕所少的人,就非常怀疑自己的肾功能是不是不好,怎么憋不住尿啊。上厕所少的人又会私下里怀疑是不是自己代谢不好啊,怎么喝完水也很少上厕所呢?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今天,我们聊点“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