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建国以后,本以为我们会迎来平安的建国时期,没想到随着东北亚战场的一声枪响,人们不仅没等到期待已久的和平时光,反而和自己的亲人马上迎来生离死别的日子,只因为战火逐渐燎原到我国东北边边境。
最近,电影《长津湖》正在国庆档热映,片中透过几个个性鲜明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历程从我方的角度再现了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血战,换一个角度,假如我们从美国老兵的视角,再次审视当年这场中美殊死角力的战役,恐怕又会是另一种感受吧,毕竟这段离我们已远去七十多年的历史,是由这些早已垂垂老矣的老兵们,共同写就的!
长津湖战役的艰苦与惨烈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参战者的心中,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战士周汉宝在多年后回忆长津湖战役时说:“实在是太冷了,睡觉的时候,我们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互相搂抱取暖,冷得牙齿都要咬碎了。”
而最近人气超高的国产战争大片《长津湖》正在国庆档热映中,对于此片看过的人或许有不完全相同的认知,但是却引发了大家对当年这场残酷无比的战役的激烈讨论,今天我们就换一个维度,试着从长津湖战役美军亲历者的视角,来还原这场战斗,或许大家会有更新更客观的收获和认知!
2001年,军事文学作家李刚林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的一家餐厅偶然遇到一位美国老人。得知李刚林是中国军人后,这位美国老人心情非常激动,并多次邀请他见面聊天,起初的时候李刚林也非常疑惑,经过几次交谈后他得知其中缘由。
在朝鲜,志愿军共打了五场战役,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长津湖,滴水成冰的天气下,美军见识了志愿军不畏死的坚定意志,狼烟布满的松骨峰上,志愿军前赴后继的身影令人侧目,枪林弹雨上甘岭,黄继光是志愿军的缩影,血战,只为坚守保家乡。
关于抗美援朝,西方国家是这样评价的“这场战争的意义对于中国,如同独立战胜美国,是真正的立国之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加入,使得这场朝鲜半岛的内部纷争,演变成一场国际性质的局部战争。
我在浏览缅怀英烈事迹时,偶然看到一篇美国老兵回忆文章,原名是《一个美国老兵回忆上甘岭战役时至今不知道志愿军战士说了什么?》,看完才知道是《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原身,因为阵地上只剩下王成一个人,美军麻痹了,想抓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