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起源:多源汇聚的家族脉络吴姓的起源颇为多元,主要有以下几个源头。其一是源自炎帝姜姓。在黄帝之前,存在一个姜姓部落,以驺虞为图腾,由于上古时虞、吴同音,后来又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该部落便将图腾解释为吴,并以吴作为部落名 。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吴姓人口246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72%,排在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之后,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10,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吴姓起源和吴姓祖先的故事。
5月28日,“吴地长歌——镇江青铜文化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二楼文物特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镇江博物馆主办,展出吴地青铜文物精品124件/套,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吴地的青铜文化特质及渊源,呈现了吴文化多元交融、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
百家姓7——吴一、吴姓起源:出自黄帝姬姓:传说黄帝后裔古公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泰伯、仲雍这两个哥哥觉得小弟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更有才能。于是泰伯和仲雍这哥俩就一同带着家人迁到了南方,今天的江苏“苏锡常”一带。
“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两千五百年前,春秋霸主吴王夫差兵败越国,拔剑自刎,身死魂消。两千年后,吴王夫差剑重现于世,这柄寒光凛冽、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是千年前吴文化的惊鸿一瞥。
“虞城山下古虞国,水绿山青历史长。”一首《虞山曲》,道出了常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常熟,自古就有“江南福地”的美誉。近年来,常熟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清婉吴地音,柔媚江南曲。4月11日,无锡市锡剧院经典传统锡剧《珍珠塔》将献演澳门巴黎人剧场。据了解,这是无锡首次将大型锡剧剧目传播推广到中国澳门以及大湾区,为锡剧艺术的传播弘扬拓展新的天地。演出期间,还将走进当地学校演出两场锡剧折子戏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