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分析:本篇推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深入剖析戈培尔夫妇与希特勒之间的关系和人格崇拜现象,引发读者对极权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思考。推文语言干净利落,结构严谨,以主题为线索,贯穿始终,让读者在愉悦地阅读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啰嗦翔子编辑|啰嗦翔子前言当希特勒战败之后,纳粹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决定生死相随,可是戈培尔夫妇还有六个孩子。
戈培尔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希特勒在兵败自杀后,戈培尔也让党卫队员杀死了自己及妻子和6个孩子。1897年10月29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雷特城的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职员家庭。
德国纳粹党衔级和标志是其在1928年开始,到1945年覆灭中使用的一套准军事化的头衔。早期的纳粹党:1921年到1923年间,在这段刚刚诞生的时期,纳粹党党员上下并没有明确的衔级,而在纳粹党会议上,一些党员会选择穿着一战时期的制服。
1893年1月12日,赫尔曼·戈林出生在德意志帝国的罗森海姆,他们家在德国世代为官,十八世纪时,戈林的祖先就是腓特烈大帝任命的行政区专员,到了戈林的父亲海因里希这一代,他们家地位依然显赫,海因里希曾因为在非洲殖民地纳米比亚工作出色,而被德国首相俾斯麦任命为殖民地的第一任帝国专员,当戈林出生时,海因里希已是德国驻法属海地的总领事和公使,由于工作原因,海因里希有时会和妻子相隔两地,当妻子要生下小戈林的时候,海因里希也不在她身边,当时在德国帮他照顾妻子的是他的好朋友、犹太医生赫尔曼·冯·爱彭斯坦,爱彭斯坦的地位也很显赫,他曾担任普鲁士的宫廷医生,并被封为贵族,爱彭斯坦和海因里希的关系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当戈林出生时,爱彭斯坦还成了戈林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