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沙茫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冬季,夜长昼短,每天早上7点,天还未明,伴随着《凉州词》荡气回肠的旋律,“一哥”秦大益就驾驶着“渝忠客2180”客轮从忠县洋渡镇码头出发,向忠县县城西山渡口进发。
△“渝忠客2180”客轮西山码头。△满载果蔬的“渝忠客2180”客轮即将靠岸。△来自洋渡镇的菜农将新鲜果蔬从客轮挑到码头边。△菜农依次走出趸船,码头梯道上的市民等候已久。△秦大益在帮菜农和买菜市民兑换现金。△曹利芳在直播推介来自洋渡镇的特产龙眼。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彭俊):“渝忠客2180”客轮是重庆市忠县长江段“最后的水上公交”。2013年,秦大益和曹利芳合伙买下这艘旧客轮,但好景不长,受沿江高速公路通车的影响,二人一度支付不起客轮的油费。
来源:九派新闻 在重庆忠县,洋渡到西山两个码头间至今开行着“水上公交”。秦大益是“渝忠客2180”的船长,一年出船363天,剩下的2天,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还要留在船上守夜。这位长江上的“摆渡人”,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运送菜农进城卖菜。
曹利芳是忠县长江段“最后的水上公交”两位合伙人之一,这条水上线路原本是当地老百姓出行的生命线。“渝忠客2180”客轮停靠在西山码头2016年底,经过洋渡镇的沿江高速公路通车后,大多数老百姓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但仍有一部分沿江村镇的老百姓依然选择坐船到县城。
新春出游耍事儿多,乘游船赏灯火,璀璨的渝中半岛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出门游玩的选择。2月14日,记者从重庆市渝中区交通局获悉,春节假期前四天,渝中区水路游客接待量共计21.1万人次,同比增加74%,其中两江游接待游客13.8万人次,同比增加39.
在《边城》的尾声,翠翠接替爷爷,继续守候拉拉渡,载着边城的人们一次次渡过青绿河水。重庆忠县,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秦大益一家三代都开客渡船,自18岁那年成为船长,秦大益在之后的27年里,一年365天都守着船,守着乘船的人。最近,一条老渡轮驶入了人们的视野。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左黎韵“这是火车站改造后的效果图吗,好漂亮!”“以后的菜园坝又要热闹了。”……1月2日,渝中区菜园坝街道渝铁村社区,当菜园坝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启动的消息传来,建兴坡居民的微信群瞬间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铁路改建带来的新面貌。
在拥有五千年农耕史的中国,乡村,是永远牵动乡愁的所在。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道高分值的必答题。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为新重庆勾画出重点打造的“六个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也占其一。
我们身边有一群“赶时间的奔跑者”:他们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穿行街巷;他们用车轮丈量城市,用服务编织人间烟火;他们是以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这个群体,不应该仅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应当是城市的共享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9日11时15分讯(首席记者 董进)“五一”假期将至,你的出行计划做好了吗?如果还没想好,不妨来乘坐这列观光巴士,带你一次游赏山城多个核心景点。市民喜悦体验T888观光巴士首发。